于彦奇
“中国森林认证”提升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于彦奇专业号 | 2018-6-23

“中国森林认证”提升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国际领先

 

拿起手机,扫一扫带有“中国森林认证”标识的非木质林产品、家具、乐器、纸制品,产地环境、生产企业等信息一目了然。贴有这枚小标识的林产品,不仅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舒心,而且提高了我国林产品的认知度、信誉度和国际竞争力,为突破林产品贸易壁垒、拓展林产品市场准入空间提供了“绿色通行证”。记者6月21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南京举办的森林认证工作座谈暨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自2014年与PEFC(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实现互认后,中国森林认证体系正式走上了国际舞台。我国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和运行机制等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了美国、英国、法国等39个国家认可。

森林认证是国际通行的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原料来源管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森林认证已成为解决森林问题、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市场准入的一种有效工具,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认同。

森林认证作为原料来源的“运输证”、质量管控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供给侧改革、引导绿色消费、规范经营活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200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国家统一推行的森林认证制度,坚持“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市场驱动、企业自愿、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各项工作。在各利益方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下,我国通过建立认证制度、健全认证标准、开展试点示范、深化基础研究、推广认证实践、培育认证产品市场等工作,全面落实了森林认证制度,强化了森林认证作用,完善森林认证体系,协调各方力量,提高了森林认证能力,强化了森林认证力量。近18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作为主管部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理念引入到制度建立、机制完善、体系健全,从传统的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逐步扩展到非木质林产品等认证领域,认证范围涵盖了森林经营认证、产销监管链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竹林经营认证、碳服务/碳中和认证、人工林经营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生产经营性珍贵稀有濒危物种认证等8个领域。下一步,根据林业和草原发展需要,将不断拓展认证领域。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发布森林认证领域标准25项,通过认证的森林面积达到816万公顷,已有316家木材加工、制造、贸易企业通过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在森林认证工作座谈暨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我国森林认证工作成效显著,前景广阔。我国森林认证制度框架和组织架构较为完备,已建立全国统一的森林认证制度,认证领域不断拓展。开展森林认证工作,不仅提高了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推动了林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为林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同时引领了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加载CFCC/PEFC认证标识的产品涵盖了纸及其制品,人造板、地板,坚果、浆果、水果、蜂产品等非木质林产品,以及动植物及其制品。彭有冬指出,森林认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要迎难而上,再创佳绩。必须认识到,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林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我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都迫切需要加快森林认证步伐。要进一步完善森林认证制度,要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推动森林认证与国家的林业重大工程、重要任务深度融合,解决森林认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构建以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检查为核心的新型生态监管制度,要强化政策支持与现有管理体制的融合,对接各省、相关企业,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共同推进森林认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草原工作的开展。

本次森林认证工作座谈暨学术研讨会以森林认证助推林业现代化为主题,围绕国内外森林认证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我国与各地森林认证工作成就,森林认证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林业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助推新时代中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讨与交流。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林业厅(局),以及地方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林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20家人造板和木质地板龙头企业共同发出绿色发展倡议,启动了第二批木地板加工企业认证示范。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